內容導航:
恩平麥克風產業掃描
空間分布:主要集中在恩平市中心的“一區三鎮”(三辦事處)。
企業性質:幾乎全部企業都是個體、私營、合資和獨資企業,外資企業少。
企業的互補性:家庭作坊附屬中小企業,中小企業模仿大企業,形成一個競爭合作互補的立體式整體。
產業集群的專業化分工和配套生產體系:已能夠生產專業化分工,但是恩平麥克風產業在研發、生產、銷售上仍未實現有效的分工合作。
產品開發:大企業進行開發,而大部分的中小企業和許多家庭作坊都處于模仿階段。
恩平麥克風及電聲器材產業源于上世紀80年代中期,恩平市麥克風及電聲器材產業從默默無聞到在國內外名聲大振,經歷了3個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是1985年至1995年的“萌芽積累”階段。這一階段積累了發展技術和經驗,奠定今后調整發展的基礎。
第二階段是1995年至2005年的“高速發展”階段。這一階段空前繁榮,企業規模化生產,實現了“做大”。
第三階段是2005年至今的“產業化發展”階段。這一階段產業裂變發展,進入二次升級轉型,邁向“做強”。
更多相關: AV集成
文章來源:慧聰音響燈光網
聲明:本站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本站的文章請注明“來源:中國視聽網”。
-
【內容導航】
- 第1頁·恩平要掌控“麥克風產業話語權”道遠路艱
- 第2頁·發展“瓶頸”:人才缺 創新弱 融資難
- 第3頁·恩平麥克風產業掃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