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的進步和娛樂時尚的不斷發展,在娛樂中,投資方及客人對于音響效果的要求和追求越來越高,從一開始追求聲壓逐漸轉變為在追求合適的聲壓基礎上,對音響效果的細膩程度和層次感要求都有了提高。但是,在目前很多娛樂音響工程中,施工方的技術人員,對音響系統提供的效果要求往往只是停留在音色方面,也就是只注重音響系統對聲音的表現。我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和思索,發現這種調試具有一些的局限性,也就是說,在調音的時候單純追求音色,而不考慮音樂中的音樂元素的表現,往往調出來的聲音雖然很平均,也不缺乏細節,但是缺乏色彩感,感覺比較死板,沒有生命。
隨著經驗的積累和長期與DJ、音樂人這類的人員交流,我發現,在對娛樂場所調音時,了解音樂的思想,注重音樂感的表現,往往能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這種感覺來自于對音樂元素有了比較多的理解。在實際調音過程中,首先讓自己入定,進入音樂的空間,感受音樂中每個音樂元素的表現,分析它們想表現什么,然后,再通過聆聽音響系統發出的聲音,體會這些音樂元素在通過音響系統表現出來以后,它們的表現有了什么樣的變化,比如一些元素本來是應該是表現舒緩的,但是通過音響表現出來以后,變得熱烈了,那么,也就是說,這套音響系統的色彩出現了一些偏差,可能是偏亮了,那么你就要在音響的亮度方面做一些調整,讓音響的色彩變得溫柔一些。或者說,一種低音聲部的元素本來是很具有跳躍感的,但是通過音響系統以后,感覺變得有些拖沓、不夠活潑了,那么也就是說,這套音響的低頻部分的響應不好,一些音樂元素可能變形了,需要通過技術手段來提高低頻的響應,讓音樂元素回復到它應有的狀態。在整場內到處走動,聆聽各個地方音樂中音樂元素的表現,分析他們表現的不同,感受不同區域音樂元素的量感體現,就可以知道各個區域中音響系統擴聲效果的不足和缺陷,然后再有針對性的進行調節,讓每個區域的音樂元素的表現一致,音響效果自然就好了。
通過對音樂元素的表現的理解來進行音響系統的調整,與通過音色分析來進行音響系統的調整是屬于兩個層面上的東西,前者需要更高的境界,需要對音樂、音響系統都具備比較深刻的理解,后者相對膚淺,只需要具備一定的聽音能力,并能和系統相對應即可。調音技術的提高,首先要取決于時間,在時間中累計經驗;然后取決于悟性,藝術嘛,悟性的地位是勿庸置疑的,這也是資歷和經驗相當的人水平有高有低的重要原因。總之呢,調音技術就是經驗、悟性和直覺的混合。同時也需要與之相對應的是科學基礎,精確的定理、邏輯的推理、精微的分析,是技術與藝術的有機結合。
其實技術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多少就有了一些藝術和宗教的色彩,所謂藝術色彩也就是來源于感覺,來源于靈感,藝術的一大特征也是對數字的藐視,對感覺的推崇。美和冰冷的數字無緣,只喜歡模糊的體驗、感悟以求和諧。當調音師有了音樂感覺的時候,就具有了藝術的色彩,而不單單是技術特征。如果在調音的時候,能夠對音響的音樂性要求有所感悟,那么調試就是完全從最根本的地方下手了,也是從最要害的地方下手了,這樣調試出來的效果,對于音樂的還原就不單單是聲音的還原,而是從音樂的思想上予以還原,這樣,音響系統出來的效果就具備了感情的色彩,能夠完美表現音樂創作人的思想,音響也就具有了思想,也就是讓人聽起來,這套音響活了,而不僅僅是一套擴音系統。同時,如果調出了這樣具有音樂性的擴聲效果,一般不需要很大的聲壓,就可以讓場內的客人感覺到自己處于音樂之中,屬于音樂的一部分,人是被融合在音樂之中的,而不是僅僅感覺處于音響制造的聲場之下,這種效果很容易引起客人的認可和共鳴,并讓客人忘記音響的存在。這種效果從經營的角度而言,一般都可以為業主獲得很好的商業效果。
這種感覺似乎多了一些唯心的成分,但是我覺得它帶給了我一種全新的體驗,使調音過程具有了一種美妙的感覺,真是妙不可言。
更多相關: AV集成
文章來源:音響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