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SE制(Multiple Sub-Nyquist Sampling En-coding(MUSE)
采用多重亞奈奎斯特取樣編碼方式,用衛星頻道進行高清晰度電視廣播的系統。這個制式是日本1984年初研條出的。
MAC 制(Multiplexed Analogue Components(MAC))
用于衛星廣播的時分復用模擬分量編碼信號方式。
(信源的)凈比特率(net bit rate(at source))
當只傳輸正程圖像時,電視圖像或序列的信源比特率。
包組(Pack)
包組主包頭和隨后的零個或多個包組成。它是系統編碼句法中的一個層。
包(packet)
包主包頭和隨后的來自基本碼流中若干的連續字節組成,是系統編碼句法中的一個層。
包數據(packet data)
出現在包中來自基本碼流的連續數據字節。
包識別符(packet identifier(PID)
在單一或多個節目傳送碼流中,用以聯系節目基本碼流的唯一整數值。
打包的基本碼流(Packetized Elementary Stream(PES)
填充(Padding)
通過在音頻幀上連續增加時隙,將音頻幀的平均長度調整到與PCM樣值相應的持續時間的方法。
有效數據(Payload)
包中包頭后的字節。
PES包(PES packet)
用以運載基本碼流的數據結構。它由一個PES包頭及其隨后的PES包有效數據組成。
PES包頭(PES packet header)
是指從引尋場直到PES包數據字節區的開始,該區的碼流不是一個填充碼流 在擴充碼流情況下,PES包頭定義為從PES引導區到(但不包括)擴充字節區。
PES碼流(PES stream)
一個PES碼流主PES包組成,其中全部有效數據由單一基本碼面的數據組成。
圖像(Picture)
源圖像、已編碼圖像或重建的圖像數據。源圖像或重建圖像中表示亮度和兩神色度信號的的矩陣組成。
像元或像素(pixel or pel)
像素是組成一幅圖像的最小單元。
預觀圖像或P幀(Predicted Pictures or P-pictures orP-frames)
根據前面最近的1幀或P幀進行編碼的圖像。這一技術稱為“前向預測”。P幀提供比I幀更大的壓縮,并作為后面P幀或B幀的基準。當P幀(或B幀)是由前面的P幀預測,而預測有缺陷時,I幀能傳播編碼錯誤。
表示單元(presentation unit(PU))
已解碼音頻存取單元或已解碼的圖像。
表示時間標記(Presentation time-stamp(PTS))
在PES包頭中出現的區,它指示表示單元出現在系統目標解碼器中的時間。
一次分配(primary distribution)
視頻和(或)音頻信號點到多點的分配,在接收后不需對聲音和(或)圖像做進一步處理。例如:從播控中心演播室到發射機網絡。
型(profile)
在MPEG2視頻編碼規范中指定的句法子集。
節目(program)
節自元素的集合。節目元素可能是基本碼流。節日元素不必有確定的時基小它們具有公共時基,并用于同步表示。
節目時鐘基準(program clock reference (PCR))
傳送碼流中的時間標記,解碼器可從中得到定時。
節目元素(program element)
可能包括在節目中的一個基本碼流或其它數據碼流。
節目專用信息(program specific information(PSI))
PSI由傳送碼流的解復用和節目的再生所必需的規范數據組成。
系數量化器(quantizer)
一種意在減少系數精度的處理裝置。
隨機存取(random access)
在任意點可開始讀取并解碼已編碼比特流的過程。
預留位(reserved)
用在子句中定義編碼比特流,表示此數值可能在將來的發展中使用。所有預留位都設置為“1”。
二次分配(secondary distribution)
通過地面無線廣播,或衛星廣播,或通過有線電視,包括例如:廣播轉發器或通過衛星共用天線電視(SMATV)的轉播到觀眾的節目分配。
條塊(slice)
一系列水平方向連續的宏塊。
信源編碼(source encoding)
原始圖像成聲音的數字編碼,通常按傳輸需要進行比特率壓縮。信源解碼是其逆過程。信源編碼應該保證在接收端能達到特定業務需要的圖像或聲音質量。
信源碼流(source stream)
在壓縮編碼之前,單一的非復用的樣值碼流。
信源比特率(source bit rate)
信源的數字視頻信號的比特率。例如:按ITU-R601建議書已編碼的信號,未做比特率降低處理。
信源信號(source signal)
信源的數字視頻信號。例如:按ITU-R 601建議書編碼的信號。
拼接(splicing)
在系統級別上或兩個不同基本碼流的連接操作。
標準清晰度電視(standard definition television(SDTV))
其質量接近PAL-D常規清晰度電視的一個數字電視系統。其等效質量是由源于ITU-R 601建議書中4:2:2等級的圖像至經過碼下壓縮處理后達到的。結果應該是,當對節目材料具有代表性的樣本進行判斷時,主觀評價可達到PAL-D的等效質量。也可稱作標準數字電視。
起始碼(start codes)
插在編碼比特流中維一的32比特碼。它們有幾個用途,包括識別編碼句法中的某些層。起始碼由24比特前綴和8比特碼流識別符組成。
靜止圖像(still picture)
編碼靜止圖像生僅包含一幀的幀內編碼圖像視頻序列組成。該圖像具有相應的PTS和后繼圖像的出現時間,如有后繼圖爆,則后繼圖像至少比該靜止圖像延遲兩個圖像幀。
系統目標解碼器(system target decorder(STD))
解碼過程的假想參考模型。用于描述數字電視標準的復用比特流的語義。
系統時鐘基準(system of ock reference(SCR))
節目碼流中的時間標記,解碼器可以中得到定時。
系統頭(system header)
系統頭是運載著復用比特流系統特證信息的數據結構。
時間標記(time-stamp)
指出特定動作時間,如一個字節的到達或表達一個表示單元的開始。
透明比特率降低(transparent bit rate reduction)
不影響電視圖像或序列主觀質量的比特率降低過程。(無損比特率降低本身是透明的,但有損比特率降低也能是透明的)
傳送碼流包頭(transport stream Packet header)
從傳送碼流包的引導區直到連續計數區結束。
可變比特率(variable bit rate)
解碼壓縮比特流時,比特率隨時間變化。
視頻緩存器(video buffering verifier(VBV))
連接到編碼器輸出端的一種虛擬的解碼器。是為了對編碼器可能產生的數據率變化提供控制。
視頻序列(video sequence)
由數據流中的序列頭、一個或多個圖像組和序列中止碼組成。
更多相關: AV集成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